漳建办理人〔2024〕16号
答复类别:B类
陆銮眉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构筑人才需求型九龙江科创走廊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建议》收悉。已由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和意见,我局也非常认可这些建议。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推进生态建设与城市建设相融合,致力于打造更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环境。有关工作开展如下:
一、加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
积极推动新建和改造提升福道、公园绿地、郊野公园、口袋公园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
一是开展生态郊野公园建设。以九龙江等水体和云洞岩等山体为依托,将沿江山、水、林自然生态景区串联成片,通过绿廊连通,形成覆盖漳州市中心城区的大生态郊野公园体系,充分展示了漳州“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文为魂”的城市风貌,整体上构成“一环、两带、七主题”的漳州郊野公园总体结构。
二是新建改造提升公园绿地。结合黑臭水体整治、防洪排涝、海绵城市建设、节水型城市建设等工作,实施“五湖四海”、龙江岁月等生态公园项目建设,打造城市“绿色海绵体”,既解决了城乡周边的环境问题,做活“花样文章”,融入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业态,改善城市宜居环境。
三是新建改造提升城市福道。加速推进中心城区“达达通”绿道连通工程建设和“山水连城”项目绿道连通工程等,形成“环状+轴带”的城市“绿道链”,打造了山水连城绿道、九十九湾绿道、高新区生态绿道和揽城绿道的品牌,实现绿道建设连线成网、互通互连,让市民在“花样漳州”畅享自在“慢生活”。
四是建设提升城市口袋公园。通过捐建、代建和自建等模式,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打造了国贸天成、九十九湾海绵公园等兼具休闲、娱乐、健身、科普等功能的群众“家门口”的城市开放空间,让市民遛娃有去处、健身有器材、赏景有座椅、休憩有服务,在家门口就能邂逅“诗和远方”,有效提升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加强海绵示范城市创建
一是梳山理水。在完善的区域防洪体系基础上,结合水力模型,利用已建或在建的“五湖四海”等调蓄空间项目及城市内河网络、排水管网,构建系统完善、灰绿结合的蓄排平衡体系,筑牢生态和排涝安全底线。在防洪方面,通过“分外洪、防江洪、截山洪”洪涝统筹策略,漳州的防洪体系基本形成。城区上游洪水、城区东侧云洞岩山洪均被有效拦截绕城排放,外江防洪堤全部达到100年一遇标准,有效防范了九龙江江洪。在排涝方面,漳州市目标建立蓄排平衡体系,持续推进“生态节点+内河水网”的总体生态格局构建。优先挖潜城区内的蓝绿空间,建设了“五湖四海”等综合公园,显著增加市区涝水调蓄和涵养空间。至示范期末,市区内涝防治标准可基本达到20年一遇,有效保障汛期排水安全。
二是营城增绿。在持续推进“梳山理水”的基础上,我市重点落实“营城增绿”源头海绵建设,结合居住小区、道路广场、口袋公园、公建单位的改造,全面落实海绵城市理念,实现源头雨水减量、污染减排。系统实施南坑加油站易涝积水点整治,打通小港北路、景山路主干排水通道,保障市区排涝安全;实施芗城实小、通源学校等海绵校园,在提升基础设施能力的同时,强化培训宣传作用;实施老旧小区海绵改造,新建海绵型小区,统筹解决污涝问题;实施师院西路、石仓北路等道路,强化道路片区调蓄功能;实施溪流、林涧等综合公园和海语印象、中梁远洋星海天宸周边绿地等口袋公园,综合满足海绵城市、内涝防治、城市品质提升等多目标需求。
三是产业创新。通过探索“生态+”模式,充分挖掘自然山水资源和农业、文旅、康养、产业等资源,大力发展海绵经济,让海绵城市建设成为产业发展转型升级、群众生活品质提升和城市安全韧性强化的效益汇集点,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同时利用与知名高校合作机会开展海绵措施研究及产品研发,从而带动本地海绵产业发展,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下阶段,我局将继续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国家海绵城市示范创建等要求,围绕“五湖四海”、“海绵城市”以及“绿城、花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要求,持续改善九龙江流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功能及综合承载力,通过宜居环境吸引人才定居创业。重点开展城市公园绿化提升、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新改建一批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实施九龙江西溪南岸河岸生态带修复提升工程(活力城市段)、龙文区景山公园、龙海区石码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等项目。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城市建设的关心与支持!
签发领导:张明东
联 系 人:蒋水龙
联系电话:2935618
漳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