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主席吴文团作工作报告(记者 沈昊鹏 摄)
漳州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于1月9日上午开幕,市政协主席吴文团代表十四届市政协常委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回顾了2023年市政协工作,提出2024年工作意见。
2023年履职亮点回放
报告指出,2023年,十四届市政协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在中共漳州市委的领导下,紧扣高质量发展建言资政,紧盯社会关切凝聚共识,着力加强和改进市县政协工作,务实有效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推动漳州政协事业展现新气象,为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地落实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年来,市政协把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把“增强政治定力、积极献计出力、广泛凝心聚力、激发协商活力、提升履职能力”等“五力建设”作为主抓手,分解落实重点任务22项;携手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开展“凝心铸魂强根基、团结奋进新征程”主题教育,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一年来,市政协把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探索实践被《人民政协报》专题报道,列入省政协党组主题教育正面典型案例。
一年来,市政协把助推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落地落实作为履职“建新功”的主线,体现了全体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
亮点一:坚持政治引领把关定向,夯实了共同思想政治基础
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引导广大政协委员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市政协党组向市委请示报告制度,全年共向市委请示报告24次,自觉在市委领导下主动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完善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为引领的学习制度体系,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向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压实党建工作责任链条,实现党的组织对党员委员的全覆盖、党的工作对政协委员的全覆盖。
亮点二:聚力现代化滨海城市建设协商议政,展现了政协强烈的责任担当
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谋划实施22项年度重点协商议题。围绕“推动精细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等课题,组织政协委员、界别群众代表与市直部门协商议政,形成4件常委会建议案。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等议题,组织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大兴调查研究,落实市政协班子成员领题调研,形成《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等16篇调研报告。落实市委点题交办任务,开展“漳州市医院恢复原名‘漳州协和医院’”“推动常山华侨经济开发区改革发展”专题调研。发挥民主监督职能,连续两年组织各民主党派、市政协委员对各县区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开展“七比一看”竞赛情况开展监督性视察;聚焦“九龙江流域水质提升整治”“整治‘股长做派、科长天大’”等重点问题,开展协商式监督;与市政府联合开展“建设海峡两岸水产品加工集散基地”等10件重点提案督办。一年来,市政协报送的重要协商成果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1件;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47件,部门采纳落实率达到100%,其中,《助推开漳圣王文化园建设》建议案,已转化为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即将开工;《盘活漳州市中心城区闲置土地、低效工业用地》建议案被市委、市政府采纳,我市获批自然资源部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漳州市医院恢复原名“漳州协和医院”》调研报告引起各界人士广泛关注,在省政协滕佳材主席的支持推动下,北京协和医院与漳州市医院建立了帮扶指导关系,共建海峡远程医疗中心。
亮点三:坚持人民至上有效作为,凸显了政协深厚的为民情怀
开展“委员下基层、请您来协商”活动,精选72件社情民意信息和29件“点题协商”案例,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建立“点题协商”工作机制,召开对口协商座谈会193场次,委员和群众参加3518人次,交办“点题协商”报告126份,开展“加强医美行业监管”“加强社区物业管理”等协商督办。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鼓励支持委员面向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征集提案378件,审查立案318件,其中民生事项提案占比50%以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一批民生提案得到有效办理。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027件,被全国政协办公厅采用7件、省委办公厅采用9件、省政协办公厅采用189件,省、市领导批示32件,一批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亮点四:高举团结旗帜凝聚共识,汇聚了社会各界的奋进力量
对接全国、省、市主流媒体,《人民政协报》《团结报》《政协天地》等媒体报道我市政协工作100多篇。上线运行政协数字文史资料库。建立专委会联系界别工作制度、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制度。完善联动调研、联合监督、联络联谊等机制,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发表意见、提出建议。首次邀请漳籍华侨、台湾人士代表列席两会。组团赴港参加第二届漳州市港区政协委员联谊会就职典礼,走访港澳漳籍爱国同乡社团,开展“港澳委员内地行”活动。密切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沟通联系,服务中菲“两国双园”建设。开展“同心筑梦”民族乡村助学活动等。
亮点五:聚焦“两个薄弱”探索实践,激发了履职尽责的内生动力
努力破解市县政协“两个薄弱”问题,激发全市政协系统履职新动能。以高质量履职主动争取市委重视,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出台了《关于完善支持市政协履职相关制度机制》,有效解决了专委会对口联系部门工作基础薄弱、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效率不高等问题。完善市政协班子成员联系指导县区政协工作机制,形成联动履职新格局。调整优化界别设置,增设环境资源界别,整合共青团、青联界别。首次委托南京大学、省政协委员培训中心举办委员履职能力提升班。培育出龙海榜山委员联系点“轮值组长制”、芗城基层议事点“三单工作法”等特色典型。启动全国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开展干部作风“五不”问题专项整治,巩固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等。
2024年工作展望
2024年,市政协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中共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以高质量履职助力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展望一: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长期坚持的重大政治任务,坚持和加强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提升政协党的建设水平,持续扩大党建工作的协同效应。
展望二:牢牢把握性质定位,主动担当助推我市高质量发展
把助力高质量发展作为政协履职的首要任务,紧扣全市“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增效年”活动、“七比一看”竞赛,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社会事业发展,聚焦文化自信自强,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望三:牢牢把握中心环节,矢志不渝画好最大同心圆
牢牢把握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这一中心环节,拓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发挥作用的平台载体,畅通党外知识分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有序政治参与和意见表达渠道,助力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
展望四:牢牢把握根本立场,用心用情助推民生福祉改善
牢牢把握“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深入践行“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履职理念,推动一批具有民生温度的社情民意信息进入党委政府决策视野,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增加人民群众福祉。
展望五:牢牢把握“五力”要求,久久为功深化履职能力建设
深化落实市委对政协工作的“五力”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市政协常委会、专委会、市县政协组织、政协委员队伍、政协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为推动我市政协事业创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记者 邱丹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