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漳州市人民政府 > 互动交流 > 在线访谈
积极探索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为建设“富美漳州”做贡献
访谈时间:2021-06-24 10:30 访谈嘉宾: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访谈背景:我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10平方米以上4700多座,多数分布在乡村,每年村少则1座、多则7-8座,供奉神灵有500多种。存在着“规模大小不一、场所结构不一、场所新旧不一、管理模式不一、供奉神灵不一”特征。而且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有98%以上没有办理“两证”。探索切合我市实际的民间信仰管理办法,为“富美漳州”建设增添光彩,将成为市民宗局的一个重要课题。
近日,我们请到访谈室的嘉宾是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他将围绕“积极探索民间信仰管理办法  为建设‘富美漳州’做贡献”这一主题与大家进行交流。
文字直播
图片直播
  • 主持人 2021-06-24 10:30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漳州政府网政务访谈。我是主持人丛晶。今天,我们请到访谈室的嘉宾是漳州市民族与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林德安,林副局长将围绕中央、省出台《关于做好民间信仰工作的意见》文件规定,我市如何探索民间信仰管理办法,实施对民间信仰有效的管理,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祖宫祖庙的良好形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对台融合发展,为建设“富美漳州”做贡献,与大家进行交流。
    您好,林副局长!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31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能通过漳州政府网政务访谈,和大家交流我市民间信仰管理的有关情况。在此,感谢漳州政府网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对话的平台,也希望广大信众和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委会通过这次交流能更进一步地了解我市民间信仰概况,中央、省民间信仰管理有什么规定,我市如何探索民间信仰管理办法,并取得了哪些成效?
  • 主持人 2021-06-24 10:31
    林副局长,那什么是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可能不少人对这个概念还不清楚,请您给大家介绍一下。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32
    好的。从广义上讲,民间信仰是指民间信仰是以多种神祇为崇拜对象,以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在民间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的信仰现象。从狭义上讲,除了登记为宗教活动场所之外的庙宇,称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不包括祖祠。
  • 主持人 2021-06-24 10:32
    漳州民间信仰是福建乃是全国的重要地区,林副局长,请您就漳州市民间信仰概况向大家作个介绍。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35
    好的,漳州民间信仰神灵有500多种,最具影响力的本地神有开漳圣王、保生大帝、三平祖师三大尊。有40多座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是台湾的祖宫祖庙,在台湾分灵宫庙近2000多座。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多样化,有纳入宗教部门试点管理、也有由旅游部门管理、文物保护小组管理、社团组织管理、老人协会管理和理事会管理等六种模式。而建筑面积在10m2以下的基本处于无固定人员管理的状况。场所的经费来源主要是香火钱和个人捐献,场所收入用于日常管理、场所维护和与场所宗旨相符的活动及开展公益活动和服务社会等慈善开支。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有98%以上没有办理“两证”。民间信仰管理国家、省里尚未出台法律、法规。2015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关于做好民间信仰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对民间信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对民间信仰予以有效管理。之后,省、市也相应出台了《关于做好民间信仰工作的实施意见》。
    近几年来,在漳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做好民间信仰工作的政策,积极探索民间信仰管理办法,积极引导民间信仰在参与文化建设、开展公益事业、对台对外交流发挥积极作用,尤其,在引导场所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漳州,推动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做出了积极贡献。
  • 主持人 2021-06-24 10:35
    林副局长,刚才您介绍管理民间信仰工作是采取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方法,那么民宗部门在开展民间信仰工作中主要起什么作用,主要开展那些工作?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37
    主要有:一是促使各级政府成立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在小组里起参谋作用,维护民间信仰信众的合法权益,协调相关部门依法处理民间信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开展普查工作,摸清辖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底数;三是按照《意见》进行分类管理,依法规范民间信仰活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管理办法,确保场所安全,为中央、省下步出台民间信仰管理办法提供经验;四是引导民间信仰发挥积极作用,挖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公益事业和对台对外交流交往工作,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道路;五是协助国土、建设、规划等部门规范和整治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六是开展 “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创建活动,引导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集朝拜、休闲、健身、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文明,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为富美漳州做贡献。
  • 主持人 2021-06-24 10:38
    林副局长,刚才您讲开展民间信仰主要工作第三点按照《意见》进行分类管理,依法规范民间信仰活动,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管理办法。那我市在探索民间信仰管理办法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39
    我市在探索民间信仰管理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在县级民宗部门开展县级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登记试点管理。
    二是根据中共福建省委办公厅、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委统战部、省民族宗教厅关于做好民间信仰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委办(2016)42号]文件要求。在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实行分类管理,建立省、市、县三级民间信仰活动联系点管理制度。
    三是根据《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关于印发加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闽民宗(2018)110号]文件要求。建立省、市、县三级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备案登记管理制度。
    四是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创建活动,引导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集朝拜、休闲、健身、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文明,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为富美漳州做贡献。
  • 主持人 2021-06-24 10:40
    按照《意见》要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要实行分类管理,林副局长,请问漳州是如何实行分类管理?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42
     [闽委办(2016)42号]文件明确规定: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要实行分类管理,即“对具有一定规模的场所,所在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指导其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组织和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民主管理”。“对规模较小、影响范围有限的小微场所,可按照地方民风习俗对待,纳入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由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村(居)民委员会实施有效监管”。“对佛教、道教特征明显的场所,可在自愿并与佛教、道教团体协商的基础上,按设立宗教活动场所的程序,由佛教、道教团体向场所所在地的县级宗教事务部门提出申请,依法登记为佛教或道教活动场所,依照《宗教事务条例》进行管理。”“对位于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等范围内的场所,宗教事务部门要按照职责加强监督和指导,其他相关部门要配合做好监管工作。”“对已经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历史建筑以及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场所,文化、文物、建设等部门要加强指导,重点予以保护。”
  • 主持人 2021-06-24 10:42
    据了解,近几年,漳州民宗局引导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漳州,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得到国家宗教局高度赞扬,取得显著效果。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44
    是的,我局从2014年起,在全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得到上级的高度赞扬和推广。2018年《中国宗教》第3期和2019年《福建民族宗教》第1期先后刊登了我市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经验做法。2018年8月,省民宗厅在南靖县召开全省联系点负责人培训会,推广我市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的经验,我局领导在会上介绍了我市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的经验做法。2018年11月9日晚,漳州电视台一套新闻栏目播报了《漳州市“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作为助推移风易俗工作落实“六大行动”之一》的新闻。2020年11月25日,《中国民族宗教网》报道,《福建:积极探索、稳妥推进民间信仰创新管理》的文章中,赞扬漳州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赋予民间信仰新的时代内涵。
  • 主持人 2021-06-24 10:44
    民间信仰活动工作是党委、政府的工作,民间信仰场所也是乡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漳州市民宗局是如何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融入本村的“富美乡村”建设中,为建设“富美新漳州”做贡献,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46
    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是我们漳州市探索出创新民间信仰管理机制的一个好做法,是全国的首创。主要目的是把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融入市政府富美乡村这个中心工作的建设之中。 “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共同治理”的社会化管理模式,在建设中与本单位富美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共同研究、共同规划,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引导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建设集朝拜、休闲、健身、文体、娱乐为一体的生态文明,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道路,为富美漳州做贡献。
    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即“组织领导、内部建设管理、外部环境优美”三个部分,并制定百分制进行评分。
  • 主持人 2021-06-24 10:46
    每年市局评出多少个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47
    开展“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已有七年了,每年大概有12左右宫庙被市民宗局评为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目前,全市已有87座宫庙被市民宗局评为“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
  • 主持人 2021-06-24 10:47
    开展创建活动以来,具体起到哪些效果?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51
    抓好这项工作等于抓好民间信仰管理的全面工作,效果比较明显:一是理顺了政府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关系。随着创建活动效果凸显,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管委会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得到政府民宗部门授牌的荣誉感逐渐增强。尤其,场所管委会主动接受政府民宗部门管理的意识逐渐增强。二是完善了场所各项管理制度。创建活动把七项管理制度制作成牌子,上墙悬挂接受信众监督作为考评的重要内容,占考评分数较大的比例,促使场所完善管理制度。三是确保了场所安全。创建活动不仅要求场所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安全预案,开展消防演练,建设规范值班室,实行24小时值班,而且,要求每个场所要安装监控录像,消防器材配备要达到规定的要求、并及时更换,电线布置要合理并有套管,场所内不能放置危险品、不能有香炉和明火等。四是促进了对外交流交往工作。通过创建活动,进一步挖掘弘扬宫庙文化,制作宫庙简介和宣传图册等,为对台交流提供更好的宣传资料。尤其,美化了场所的内外部环境,提升了祖宫祖庙的良好形象,为信众朝拜和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环境,吸引了更多台湾分灵宫庙到漳州交流。五是深入挖掘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创建活动,在接待室或管理房悬挂宫庙的历史简介和开展公益事业及对台交流等活动图片,鼓励场所挖掘民间信仰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资源,渲染了民间信仰正能量。尤其,在场所外部立国旗,开辟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宣传栏;开展垃圾分类,绿化美化,增添健身体育器材,建造集休闲、健身、老人活动为一体的场所,成为宣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六是有力地引导了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发展方向。创建活动有力地引导了场所在延续传统活动特色的同时,改革创新、兴利除弊、移风易俗,积极融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公益事业、对台交流,村民健康有益的精神文明创建之中。
  • 网友 2021-06-24 10:52
    还没纳入民宗部门试点管理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能不能参加“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53
    “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标准较高、时间紧,年初确定创建对象,年底进行考评,建设只有一年时间,于是要求各县上报参建对象要在纳入县级登记试点管理场所中遴选基础较好的场所才能达到创建标准。纳入登记试点管理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经过民宗部门多年指导,基础工作都比较好,接近创建标准,所以,创建对象不但要在纳入民宗部门登记试点管理中的场所产生,而且,要在当中好中选好,才能达到考评分数。
  • 网友 2021-06-24 10:53
    “优美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创建活动参加对象是通过什么渠道上报的?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54
    市民宗局通常每年三、四月下发创建文件,要求县级民宗部门上报当年参加创建活动的对象,年底十、十一月份市民宗局到上报的场所进行考评。参加创建的场所年初要到县级民宗部门报名,经县级民宗部门遴选上报到市民宗局。
  • 主持人 2021-06-24 10:54
    感谢林副局长百忙之中做客我们的政务访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的访谈到此结束,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下期再会!
  • 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林德安 2021-06-24 10:54
    谢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