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突发性新冠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财政收入面临严峻形势,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推动减税降费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等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见效,依法依规组织财政收入,牢固树立政府过紧日子思想,重点保障民生支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年财政运行情况总体向稳。
一、财政预算执行基本情况
(一)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350.65亿元,完成调整预算102.53%;同比减收5.55亿元,下降1.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8.5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103.58%;同比减收0.85亿元,下降0.4%;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32.09亿元,完成调整预算100.83%;同比减收4.69亿元,下降3.4%。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79.36亿元,完成调整预算103.07%;同比减收3.28亿元,下降4%,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81亿元,完成调整预算102.59%;同比减收3.65亿元,下降6.6%。
(二)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7.76亿元,同比增支7.32亿元,增长1.7%。
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0.08亿元,同比减支9.1亿元,下降10.2%。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执行情况。2020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233.69亿元,同比增收7.5亿元,增长3.3%;支出266.71亿元,同比减支51.23亿元,下降16.1%。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63.9亿元,同比减收3.37亿元,下降5%;支出70.24亿元,同比减支36.45亿元,下降34.2%。
二、预算运行主要特点
(一)疫情及减税降费政策影响下财政收入增幅逐月回升,呈先抑后扬态势。
今年以来,受疫情、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及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叠加影响,财政收入面临严峻挑战。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工作,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稳岗稳产、达产量产等一揽子政策措施,财政收入增幅呈先抑后扬态势。从增幅看,总收入增幅在3月份降至最低点-17.9%后,逐月回暖,至年底降幅收窄了16.3个百分点。下半年有5个月当月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特别是第四季度以来,当月财政收入连续实现正增长,10-12月分别增长26.2%、43.1%、6.9%。从进度看,两项收入进度均超预算。总收入完成调整预算102.4%,超收8.2亿元;地方级收入完成调整预算103.4%,超收7.1 亿元。
(二)税收降幅持续收窄但负增长仍达两位数,非税收入贡献突出。
全市总税收和地方级税收分别完成274.91和142.82亿元,减收22.32亿元和17.62亿元,下降7.5%和11%,降幅从5月起连续8个月收窄,但增幅分别落后全省平均水平6.6和9.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7.6、9.1个百分点,拉低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增幅6.3、8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75.74亿元,增收16.77亿元,增长28.4%,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大幅提升21.5个百分点,分别拉动总收入和地方级收入增长4.71和7.64个百分点。
(三)二、三产业一增一减,三产降速高于二产增速
二产税收完成145.76亿元,占税收比重53.02%,增长8.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三产税收完成127.89亿元,占税收比重46.52%;下降20.7%,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16.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二产税收中,工业税收持续回暖,自9月起连续四个月实现正增长,增长14.5%,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3.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税收增长14.1%,增幅比上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税收增长24.1%,增幅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28.7个百分点。建筑业税收下降17.8%,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5.5个百分点。三产税收中,房地产业持续低迷,下降30%,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20.1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税收下降8.8%,降幅比上年同期扩大7.6个百分点。
(四)财政支出实现正增长,民生相关支出重点保障
在财政收入持续减收的背景下,财政部门坚持严把关口、过紧日子,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开源节流确保收支平衡,集中有限的财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2020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正增长,增长1.7%。其中,民生支出348.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1%,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为77.72%,高于全省平均占比2.57个百分点。从支出科目看,扶贫支出增长24%、教育支出增长9.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6.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3.5%、交通运输支出增长71.2%。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及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为全市抓防控抗疫情、抓工业强实体、抓开放扩内需、抓改革优环境、抓城乡促协调、抓民生补短板提供财力保障,为我市“十四五”开好局,加快建设富美新漳州,当好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先锋、新增长极和重要引擎做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