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6日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指挥部监督检查组相继下发了《关于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123专项监督模式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通知》《关于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卫生防护指南的通知》,严令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馆、公园、景区、宗教、民间信仰等公共活动场所和网吧、KTV、桑拿、夜总会等人员密集型服务场所及各类学校活动和集中培训点一律关停歇业;要结合属地实际,制定实施公共场所监督检查计划,重点加强对景区民宿、城区“四小”公共场所、大型商场超市、旅游接待酒店等公共场所卫生检查监督;要通过现场监督、指导消杀、宣传教育、推进公共场所卫生分级管理等多种措施,敦促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巩固内部管理安全防线,筑牢外部风险输入抵御防线,有效遏制疫情的蔓延扩散。

二、强化分类指导,实施精准监督
连日来,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监督检查组派出公共场所专项监督人员,分赴辖区内宾馆旅店、商场超市,并阵线延伸到公共浴室、美容美发、歌舞厅、旅馆等公共场所“四小行业”,共派出监督人员124批350人次,累计检查了酒店业、理发业等公共场所1603家次。
市卫生监督所公共场所科科长朱仲光监督员深入宾馆超市,采取送教上门、现场指导,手把手教会从业人员正确使用消毒液进行手消毒,正确使用佩戴口罩,正确配置物体表面消毒液,提醒公共场所业主做好前台、走廊、电梯口的清洁消杀工作。
龙文区卫生监督所魏美英所长带领公共场所监督员一周内走遍全区200余家大小公共场所,敦促其做好通风、消毒和人员监测工作,做好自然通风,加大消杀频次,开展消毒效果评价,指导有条件的业主实施全天候机械通风。
1月28日晚18时48分,台商投资区卫健部门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区文圃商城某洗浴保健中心仍持续营业。火速派出卫生监督人员到达现场确认核实,依法责令其立刻关停,对有关业主和从业人员予以批评教育;从接警响应到责令关停,不足20分钟。
云霄县卫健局巡查发现,该县目前仍有2处日供水千吨以上的自来水厂卫生管理设施不达标,未办理卫生许可证,该局当即派出卫生监督员驻点协助整改,围绕消毒设施、排水工艺、自检设备等核心环节强化监督指导,一周内便达到饮用水卫生管理标准,核发卫生许可证。
疫情响应以来,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强化《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办法》的执法问责,按照“监管不留白、纠错不过夜、问责不手软”的总要求,累计排查公共场所防控风险点562处,查见问题1483条次,出具卫生监督意见书685份,已整改1398条次,整改完成率94.27%。

三、紧盯市场异动,筑牢防控链条
1月29日起,漳州市防控新型肺炎指挥部整体升格,指挥部成立八个专业工作组,监督检查组迅速融入指挥部市场供应保障组,协调配合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发改、粮食等市场供应流通体系部门,实施全领域、全天候市场供应保障排查管控,重点对消毒产品、集中式餐饮具、涉水产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市场开展地毯式、轰炸式、回马枪式的巡回监督,确保顶风违法行为无处遁形。
连日来,监督检查组联合检查了主城区、重点县(市)的防控物资市场66处426家商铺,密切监测口罩、洗手液、消毒剂、非处方药品等防控物资的供应保障和价格变动,及时向指挥部和各工作组提供36条次有效市场监控信息。与此同时,监督检查组相继接到市民关于平和县大溪镇某酒楼违规开设大型群众聚集性就餐、市区某城郊结合部发现非法行医倒卖口罩等防控物资等6起投诉举报,第一时间通知属地卫健部门,配合有关联防联控单位现场检查取证,立案1起,勒令停止违法行为、取缔关停非法营业场所2家,没收违法器械和非法所得4.5万元,为全市人民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筑起坚实的监督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