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2019-05-14 10:30
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漳州政府网政务访谈。我是主持人许雯雯,今天非常高兴邀请到访谈室的嘉宾是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瑞,林副局长将围绕“多举措推进我市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话题与大家展开在线交流。您好,林副局长。
-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瑞 2019-05-14 10:30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就我市工业园区发展话题进行交流。
-
主持人 2019-05-14 10:30
好的,林副局长,经过这么多年建设,请问我市现现有哪些工业园区?
-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瑞 2019-05-14 10:31
好的,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先后设立了一批工业园区(包括开发区、投资区、高新区、工业集中区、产业园等),数量最多时高达六、七十个,其中第一个获得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园区是诏安工业园,第一个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园区是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次的清理整合,全市现有工业园区21个,其中国家级4个(东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高新区);省级开发区有8个(金峰、蓝田、长泰、古雷港、常山、华安经济开发区和诏安、平和工业园区)。
-
主持人 2019-05-14 10:32
好的,感谢林副局长的介绍,那么请问,我市工信局在助推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发展方面做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
-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瑞 2019-05-14 10:34
去年以来,我市工业园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园区贡献逐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工业园区共规划面积1179.3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积209.5平方公里,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478.9亿元、工业投资724.57亿元、税收收入98.6亿元。工业园区以全市9.4%土地面积,贡献了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59.2%、工业投资的58.7%、税收收入的37.7%。其中,园区规模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的有2个、200-500亿元的4个、100-200亿元的7个、100亿元以下的8个。二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在市委市政府“工业园区建设竞赛”活动推动下,我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加大,不但建设了一大批水、电、路、管网、污水处理、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同时还配套建设了一批工业邻里、公租房、检测中心、众创园等公共服务平台,园区服务企业的能力显著提高。三是管理体制机制日趋完善。全市大部分园区按照政府派出机构的模式,设立园区管委会。比如,漳州招商局经济开发区、台商投资区等园区采取政区合一模式,统一行使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职权,有效提升了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的效率。在服务企业方面,普遍建立起园区企业服务中心,为园区企业和项目提供咨询、审批、代办、协调等事项“一条龙”服务,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
主持人 2019-05-14 10:35
林副局长,刚才您谈到,我市工业园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体制机制等方面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请问市委市政府对工业园区提升有什么要求?
-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瑞 2019-05-14 10:36
4月1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工业发展、开发区建设推进会。会议要求,开发区是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要素集聚、土地集约的重要平台。要把开发区作为“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主要突破口,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创新发展,打造产业集聚洼地,强化经济增长引擎,力争开发区规模工业产值、工业投资对全市的贡献率提高到80%以上。要求各级各类开发区要对体制机制进行再梳理,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探索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营模式,进一步焕发发展活力。资源要素要再整合,围绕产业发展需要,提升各类资源要素配置水平。现有产业要再提升,对现有的存量企业进行再梳理,采取“一企一策”等方式,鼓励通过上市、兼并、重组等措施,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扩大市场。对接产业要再精准,始终坚持高质量要求,严把投资强度、税收强度、环保节能等准入指标,有计划有节奏策划开展一系列精准招商活动,提高招商引资实效。
-
网友 2019-05-14 10:37
按照市委、市政府“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总体要求,下阶段将从哪些方面进行提升工业园区的建设质量?
-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瑞 2019-05-14 10:42
按照集约程度高、创新能力强、生态效益好的要求,我们考虑从加快产业集聚、强化招商引资、注重集约高效、优化服务配套等四个方面入手,推动我市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首先,突出园区发展定位,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一是实施分类提升。按三种类型实施分类指导,引导园区整合提升。第一类是产城融合园区。主要是金峰开发区、蓝田开发区、漳州高新区、漳州台商投资区等位于主城区,或是承担较多城市功能的园区,按照产城融合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实现园区向城市综合功能区或现代服务业园区转型。第二类是标准化工业园区。在各县市区分别规划建设一个工业核心区,按照标准化示范园区的要求,特别是在投资强度、产业强度、税收贡献等进行严格要求,辐射带动工业园区发展。第三类是整合提升园区。重点对小、散、乱比较突出,或是选址不当、产业层次低的工业园区,通过整合提升,促使其逐步退出,甚至撤消、依法关闭。
二是合理培育主导产业。每个工业园区都有自己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都有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环境容量。工业园区要把自己的优势和潜力研究透,重点培育1-2个主导产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通过制定并发布产业集群引进指导目录,严格项目准入,形成指导科学、产业先进、发展有序的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体系。
三是加强园区产业发展的联动指导。建立全市工业园区发展联席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对园区产业项目引进、审批落地、要素资源保障、跨区域产业布局等进行统筹协调,并及时发布全市鼓励投资项目的产业目录,分成优先发展、提升发展、限制发展三类并公布,引领产业按规划集聚。
其二,注重招商引资效率,提升项目引办水平
一是改变招商引资理念。项目引进是园区迅速发展的关键,一方面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严格按照规划要求,把招商重点确定在与规划产业关联度高、经济互补性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能给地方带来较大效益的项目,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另一方面,要改变“亩产论英雄”理念,考核评价时不单单是看数量,而是更加看重质量、综合效益,倒逼达不到亩产投资、贡献等指标要求的项目不得引进。
二是推广招商引资新模式。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做法,探索专业化招商新模式,从主导招商变为指导招商。比如,公司化招商模式。园区管委会逐步从具体的招商活动中脱离出来,招商活动由专业化公司进行运作。产业链招商模式。依托已引进的行业龙头企业“以商招商”,吸引高关联配套企业集聚,形成完整的产业耦合关系。委托招商模式。充分发挥我市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商会作用,委托商会帮助我市推介招商项目,提供投资信息,进一步拓展招商引资网络。
三是建立项目落地利益共享机制。在全市范围内建立项目落地共享机制,不同园区之间通过“飞地工业”形式引进产业项目的,双方按协议分享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税收收益等指标,以进一步激励各工业园区按规划布局引进产业项目的积极性。
-
主持人 2019-05-14 10:42
谢林副局长的深入解读,为我们介绍了产业集聚和招商引资的思路和规划,对于接下来的集约高效和服务配套两个方面,我们将采取怎样的措施呢?
-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瑞 2019-05-14 10:47
第三方面就是强化集约高效,提升土地利用水平
一是推动闲置土地开发利用。在全市开展已批未开发土地和低效用地清理,并依据不同情况研究制定我市具体盘活办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长泰经济开发区通过开展土地盘活和专项清理行动,对低效、闲置厂房实行“收、调、转、建”四种方式,有效盘活土地资源,缓解了项目供地困局,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二是严格土地利用管理。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制度和用地标准规定,强化项目效益、用地监管,对达不到要求的,按违约处理并督促整改。引导工业项目“退城入园”,严格控制在工业园区外安排新增工业用地,对“退二进三”“退城入园”、转型升级的企业,优先在园区内安排建设用地或协调对接标准厂房租赁。
三是探索差别化供地模式。在低效工业用地改变性质方面,对转产先进制造业,兴办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创意文化等新兴产业及我市鼓励发展的生产性或高科技服务业的,可允许暂不办理土地用途变更手续,5年过渡期内继续按原用途和土地权利类型使用土地。
四是积极推行多层标准厂房。鼓励企业在符合规划、安全要求和不改变用途前提下,在原有建设用地进行厂房加层改造,增加建设容积率,进一步提高土地空间资源利用率。鼓励开发区工业企业综合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
第四点,优化设施配套,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完善园区内道路、交通工具、供水、电力、信息、通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与园区功能相配套的公共生活配套设施,如建设医院、学校、商场、文化娱乐场所等,为入园企业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是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建立市、县(区)行政服务中心协同服务机制,提供一站式服务和并联审批办理。探索“一门办理、一章审批、园内办结”,加大“放管服”和简政放权力度。引进各类中介服务和代理机构,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保姆式”“一站式”的“互联网+政务”服务。
三是拓宽园区建设融资渠道。全市统筹设立工业园区建设发展基金,重点用于园区公用设施、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园区探索成立独立的运营公司,开展资本运作,吸引各类投资基金或专业园区建设机构参与园区开发。
四是强化园区财力收入。建立园区财政预算和独立核算制度,给予园区与所在县、区(管委会)财权、事权对等的税收和土地收益分成,用于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发展,增强园区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完善园区管理机制体制。建立市级工业园区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和督促工作开展。开展工业园区考核评价。每年组织开展工业园区建设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实行有进有出、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
-
主持人 2019-05-14 10:48
好的,感谢林副局长为我们做的深入解读也非常开心您今天百忙之中做客我们政务访谈,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我们下期再会!
-
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林国瑞 2019-05-14 10:48
各位网友!再会!